法規資訊

法規名稱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辦理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第十條之一訴訟事件處理辦法 (現行法規)
發佈日期 民國114年10月7日
沿革資訊 中華民國114年10月7日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證保法字第1140003547號函修正第3條條文(中華民國114年9月30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交字第1140357983號函同意辦理)

所有條文

  1. 本辦法依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以下稱本法)第十條之一規定與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機構管理規則第八條之一規定訂定之。
  1.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以下稱本中心)辦理本法第十條之一所定訴訟事件,依本辦法之規定辦理之,本辦法未規定者,依其他有關法令之規定。
  2. 本法第十條之二之訴訟事件,準用本辦法之規定。
  1. 本中心就上市、上櫃或興櫃公司之董事或監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依本法第十條之一規定辦理:
    1. 一、依檢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違反證券交易法第二十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五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一百五十七條之一第一項、第二項、期貨交易法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零七條或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或有證券交易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情事而無同條第二項免責事由之規定者。
    2. 二、依檢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以直接或間接方式,使公司為不利益之交易,且不合營業常規者。
    3. 三、依檢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之利益,而為違背其職務之行為或侵占公司資產者。
    4. 四、依檢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違反法令、章程或逾越董事會授權之範圍,將公司資金貸與他人、或為他人以公司資產提供擔保、保證或為票據之背書者。
    5. 五、依主管機關、相關單位提供或由本中心自行蒐集之事證資料,足認公司之董事或監察人執行業務,有重大損害公司之行為或違反法令或章程之重大事項,基於公益目的,有提起訴訟之必要者。
  2. 本中心依本法第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規定提起訴訟時,依檢察官起訴之犯罪事實或依主管機關、相關單位提供或由本中心自行蒐集之事證資料,足認有應就同一基礎事實應負賠償責任且有為公司管理事務及簽名之權之人者,本中心得合併起訴或為訴之追加。
  1.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中心得不提起本法第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所定之訴訟:
    1. 一、該事件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已罹於時效者。
    2. 二、該事件所造成公司之損害在新台幣五百萬元以下者。
    3. 三、該事件所造成公司之損害未達公司最近年度決算營業收入淨額百分之一者。
    4. 四、該事件所造成公司之損害未達公司實收資本額百分之五者。
    5. 五、由本中心提起訴訟顯不符公益者。
  1.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本中心得不提起本法第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二款所定之訴訟:
    1. 一、訴請解任已無實益者。
    2. 二、該事件所造成公司之損害在新台幣五百萬元以下者。
    3. 三、該事件所造成公司之損害未達公司最近年度決算營業收入淨額百分之一者。
    4. 四、該事件所造成公司之損害未達公司實收資本額百分之五者。
    5. 五、由本中心提起訴訟顯不符公益者。
  1. 本中心依本法第十條之一規定辦理之訴訟事件,應就辦理之理由、事實、起訴之對象及其法律依據等事項進行研議,必要時得召開諮詢會議徵詢專家意見,提出研析報告,報請董事會通過後辦理之,必要時得經董事長先行核可辦理,再報請董事會追認。
  2. 辦理本法第十條之一之訴訟事件,應於起訴或為訴訟參加後,函報主管機關備查。
  1. 本中心依本法第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一款規定提起訴訟者,應先以書面請求公司之監察人為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或請求公司之董事會對監察人提起訴訟,或請求公司對已卸任之董事或監察人提起訴訟,於監察人、董事會或公司自本中心請求之日起三十日內仍不提起訴訟時,始得為之。
  2. 公司已依法設置審計委員會者,前項所稱監察人,指審計委員會或其獨立董事成員。
  1. 證券、期貨事件涉有違反證券交易法或期貨交易法之情形,而依本法第十條之一規定提起訴訟以其違法事實為據者,本中心得待該事件經檢察官起訴或法院判決釐清事證後,報經董事會通過辦理之。
  1. 本中心於收受本法第十條之一訴訟判決正本後,得評估是否提起上訴,並應將其結果及是否提起上訴之意旨報請董事會備查。
  2. 本中心應於收受本法第十條之一第一項第二款之解任裁判確定證明書後,函報主管機關。
  1. 本中心辦理本法第十條之一所定訴訟事件之人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1. 一、本人或其配偶為該訴訟事件之他造當事人,或為該他造當事人之代理人。
    2. 二、本人或其配偶與該訴訟事件之他造當事人有二親等內之血親或姻親關係者。
    3. 三、本人或其配偶與訴訟事件之他造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共同義務人或償還義務人之關係者。
    4. 四、本人或其配偶受僱於該訴訟事件之他造當事人或其關係企業,或擔任他造當事人之律師、會計師,其解任未滿一年者亦同。
    5. 五、有其他具體情形足認與該訴訟事件有直接利害關係而無法確實執行職務者。
  1. 本中心辦理本法第十條之一所定訴訟事件之人員對於職務上所知悉依法應予保護之秘密,不得洩漏或不當利用。
  1. 本辦法於提報董事會通過並函報主管機關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