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資訊
所有條文
第二節 股份
-
第156條 (股份與資本)
-
股份有限公司之資本,應分為股份,每股金額應歸一律,一部分得為特別股;其種類,由章程定之。
-
前項股份總數,得分次發行。
-
股份有限公司之最低資本總額,由中央主管機關以命令定之。
-
公司得依董事會之決議,向證券管理機關申請辦理公開發行程序。但公營事業之公開發行,應由該公營事業之主管機關專案核定之。
-
股東之出資除現金外,得以對公司所有之貨幣債權,或公司所需之技術、商譽抵充之;其抵充之數額需經董事會通過,不受第二百七十二條之限制。
-
公司設立後得發行新股作為受讓他公司股份之對價,需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以出席董事過半數決議行之,不受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一項至第三項之限制。
-
公司設立後,為改善財務結構或回復正常營運,而參與政府專案核定之紓困方案時,得發行新股轉讓於政府,作為接受政府財務上協助之對價;其發行程序不受本法有關發行新股規定之限制,其相關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前項紓困方案達新臺幣十億元以上者,應由專案核定之主管機關會同受紓困之公司,向立法院報告其自救計畫。
-
同次發行之股份,其發行條件相同者,價格應歸一律。但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證券管理機關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
第157條 (特別股)
-
公司發行特別股時,應就左列各款於章程中定之:
-
一、特別股分派股息及紅利之順序,定額或定率。
-
二、特別股分派公司賸餘財產之順序,定額或定率。
-
三、特別股之股東行使表決權之順序限制或無表決權。
-
四、特別股權利、義務之其他事項。
-
-
第158條 (特別股之收回)
-
公司發行之特別股,得以盈餘或發行新股所得之股款收回之。但不得損害特別股股東按照章程應有之權利。
-
第159條 (特別股之變更與其股東會)
-
公司已發行特別股者,其章程之變更如有損害特別股股東之權利時,除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出席之股東會,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決議為之外,並應經特別股股東會之決議。
-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出席股東之股份總數不足前項定額者,得以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行之,並應經特別股股東會之決議。
-
前二項出席股東股份總數及表決權數章程有較高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
特別股股東會準用關於股東會之規定。
-
第160條 (股份共有)
-
股份為數人共有者,其共有人應推定一人行使股東之權利。
-
股份共有人,對於公司負連帶繳納股款之義務。
-
第161條 (股票發行之時期(一)
-
)
-
公司非經設立登記或發行新股變更登記後,不得發行股票。但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證券管理機關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
違反前項規定發行股票者,其股票無效。但持有人得向發行股票人請求損害賠償。
-
第161-1條 (股票發行之時期(二)
-
)
-
公司資本額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數額以上者,應於設立登記或發行新股變更登記後三個月內發行股票;其未達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一定數額者,除章程另有規定者外,得不發行股票。
-
公司負責人違反前項規定,不發行股票者,除由主管機關責令限期發行外,各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期滿仍未發行者,得繼續責令限期發行,並按次連續各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至發行股票為止。
-
第162條 (股票之製作)
-
股票應編號,載明左列事項,由董事三人以上簽名或蓋章,並經主管機關或其核定之發行登記機構簽證後發行之:
-
一、公司名稱。
-
二、設立登記或發行新股變更登記之年、月、日。
-
三、發行股份總數及每股金額。
-
四、本次發行股數。
-
五、發起人股票應標明發起人股票之字樣。
-
六、特別股票應標明其特別種類之字樣。
-
七、股票發行之年、月、日。
-
-
記名股票應用股東姓名,其為同一人所有者,應記載同一姓名;股票為政府或法人所有者,應記載政府或法人之名稱,不得另立戶名或僅載代表人姓名。
-
第一項股票之簽證規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但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證券管理機關另有規定者,不適用之。
-
第162-1條 (股票之發行)
-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發行新股時,其股票得就該次發行總數合併印製。
-
依前項規定發行之股票,應洽證券集中保管事業機構保管。
-
依第一項規定發行新股時,不適用前條第一項股票應編號及第一百六十四條背書轉讓之規定。
-
第162-2條 (無實體發行)
-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其發行之股份得免印製股票。
-
依前項規定發行之股份,應洽證券集中保管事業機構登錄。
-
第163條 (股份轉讓)
-
公司股份之轉讓,不得以章程禁止或限制之。但非於公司設立登記後,不得轉讓。
-
發起人之股份非於公司設立登記一年後,不得轉讓。但公司因合併或分割後,新設公司發起人之股份得轉讓。
-
第164條 (記名及不記名股票轉讓)
-
記名股票,由股票持有人以背書轉讓之,並應將受讓人之姓名或名稱記載於股票。無記名股票,得以交付轉讓之。
-
第165條 (股東名簿)
-
股份之轉讓,非將受讓人之姓名或名稱及住所或居所,記載於公司股東名簿,不得以其轉讓對抗公司。
-
前項股東名簿記載之變更,於股東常會開會前三十日內,股東臨時會開會前十五日內,或公司決定分派股息及紅利或其他利益之基準日前五日內,不得為之。
-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辦理第一項股東名簿記載之變更,於股東常會開會前六十日內,股東臨時會開會前三十日內,不得為之。
-
前二項期間,自開會日或基準日起算。
-
第166條 (無記名股票)
-
公司得以章程規定發行無記名股票;但其股數不得超過已發行股份總數二分之一。
-
公司得因股東之請求,發給無記名股票或將無記名股票改為記名式。
-
第167條 (股份之收回、收買及收質)
-
公司除依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一百六十七條之一、第一百八十六條及第三百十七條規定外,不得自將股份收回、收買或收為質物。但於股東清算或受破產之宣告時,得按市價收回其股份,抵償其於清算或破產宣告前結欠公司之債務。
-
公司依前項但書、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收回或收買之股份,應於六個月內,按市價將其出售,屆期未經出售者,視為公司未發行股份,並為變更登記。
-
被持有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超過半數之從屬公司,不得將控制公司之股份收買或收為質物。
-
前項控制公司及其從屬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他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或資本總額合計超過半數者,他公司亦不得將控制公司及其從屬公司之股份收買或收為質物。
-
公司負責人違反前四項規定,將股份收回、收買或收為質物,或抬高價格抵償債務或抑低價格出售時,應負賠償責任。
-
第167-1條 (公司收買股份)
-
公司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得經董事會以董事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於不超過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之範圍內,收買其股份;收買股份之總金額,不得逾保留盈餘加已實現之資本公積之金額。
-
前項公司收買之股份,應於三年內轉讓於員工,屆期未轉讓者,視為公司未發行股份,並為變更登記。
-
公司依第一項規定收買之股份,不得享有股東權利。
-
第167-2條 (員工認權憑證)
-
公司除法律或章程另有規定者外,得經董事會以董事三分之二以上之出席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之決議,與員工簽訂認股權契約,約定於一定期間內,員工得依約定價格認購特定數量之公司股份,訂約後由公司發給員工認股權憑證。
-
員工取得認股權憑證,不得轉讓。但因繼承者,不在此限。
-
第168條 (股份之銷除)
-
公司非依股東會決議減少資本,不得銷除其股份,減少資本,應依股東所持股份比例減少之。但本法或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
公司負責人違反前項規定銷除股份者,各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
第168-1條 (公司為彌補虧損之處置)
-
公司為彌補虧損,於會計年度終了前,有減少資本及增加資本之必要者,董事會應將財務報表及虧損撥補之議案,於股東會開會三十日前交監察人查核後提請股東會決議。
-
第二百二十九條至第二百三十一條之規定,於依前項規定提請股東臨時會決議時,準用之。
-
第169條 (股東名簿應記載事項)
-
股東名簿應編號記載左列事項:
-
一、各股東之姓名或名稱、住所或居所。
-
二、各股東之股數;發行股票者,其股票號數。
-
三、發給股票之年、月、日。
-
四、發行無記名股票者,應記載其股數、號數及發行之年、月、日。
-
五、發行特別股者,並應註明特別種類字樣。
-
-
採電腦作業或機器處理者,前項資料得以附表補充之。
-
代表公司之董事,應將股東名簿備置於本公司或其指定之股務代理機構;違反者,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連續拒不備置者,並按次連續處新臺幣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