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結果

行政函釋

發文單位
發文單位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發文字號
發文字號 金管證交字第1130380810號令 EN
發文日期
發文日期 民國113年3月8日
相關法條
相關法條 企業併購法 第27條
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項取得股份申報辦法 EN 第1條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行政院公報
要  旨
要  旨 依據「企業併購法」第27條第14項規定,為併購目的取得任一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超過10%者,取得股份應行申報之事項,準用「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項取得股份申報辦法」規定,自113年5月10日生效
(原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108.10.09. 金管證交字第1080360509號令廢止)
全文內容
全文內容
  • 一、依據企業併購法第二十七條第十四項規定,為併購目的取得任一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超過百分之十者,取得股份應行申報之事項,準用「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項取得股份申報辦法」規定。
  • 二、本令自中華民國一百十三年五月十日生效;本會一百零八年十月九日金管證交字第一0八0三六0五0九號令,自一百十三年五月十日廢止。

相關法條

企業併購法 民國111年6月15日 (現行法規)
  1. 公司經股東會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之出席,以出席股東表決權過半數之同意,概括承受或概括讓與,或依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或第三款讓與或受讓營業或財產者,其債權讓與之通知,得以公告方式代之,承擔債務時,免經債權人之承認,不適用民法第二百九十七條及第三百零一條規定。
  2. 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出席股東之股份總數不足前項定額者,得以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行之。
  3. 前二項股東會決議,屬上市(櫃)公司概括讓與,或讓與營業或財產而致終止上市(櫃),且受讓公司非上市(櫃)公司者,應經該上市(櫃)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股東之同意行之。
  4. 前三項出席股東股份總數及表決權數,公司章程有較高之規定者,從其規定。
  5. 受讓公司取得讓與公司之財產,其權利義務事項之移轉及變更登記,準用第二十五條規定。
  6. 公司與外國公司依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項第二款或第三款讓與或受讓營業或財產,或以概括承受或概括讓與方式為收購者,準用前五項及第二十一條規定。
  7. 第十八條第六項規定,於本條之收購程序準用之。
  8. 公司為第一項之決議後,應即向各債權人分別通知及公告決議內容,並指定三十日以上之期限,聲明債權人得於期限內提出異議。
  9. 公司不為前項之通知及公告,或對於在其指定期間內對提出異議之債權人不為清償、不提供相當之擔保、不成立專以清償債務為目的之信託或未經公司證明無礙於債權人之權利者,不得以其收購對抗債權人。
  10. 為併購目的而取得任一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百分之十以下之股份者,得以不公開方式先行單獨或與他人共同為之。
  11. 前項所稱單獨為之,係指下列情形之一:
    1. 一、以自己名義取得者。
    2. 二、以符合證券交易法施行細則第二條所定要件之他人名義取得者。
    3. 三、以符合國際會計準則或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所稱之特殊目的個體名義取得者。
  12. 第十項所稱與他人共同為之,係指基於同一併購目的,數人間以契約、協議或其他方式之合意,取得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者。
  13. 依第十項規定取得上市(櫃)公司股份者,其股票之轉讓,得於有價證券集中交易市場、證券商營業處所以盤中或盤後方式為之。
  14. 為併購目的,依本法規定取得任一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股份總額超過百分之十之股份者,應於取得後十日內,向證券主管機關申報其併購目的及證券主管機關所規定應行申報之事項;申報事項如有變動時,應隨時補正之。
  15. 違反前項規定取得公開發行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者,其超過部分無表決權。
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項取得股份申報辦法 民國113年1月30日 (現行法規)
  1. 本辦法依證券交易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四十三條之一第一項規定訂定之。
回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