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資訊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證券商辦理基金銷售業務自律規範
公布日期: 民國 112 年 01 月 13 日
沿革資訊: 中華民國112年1月13日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中證商業三字第1120000275號函修正發布第4條、第6條、第8條條文(中華民國112年1月11日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證券字第1110151663號函辦理)

異動條文

 
第四條(充分瞭解客戶)
證券商辦理基金銷售業務,於訂立契約前,應充分瞭解客戶,訂定接受客
戶原則及瞭解客戶審查作業程序,對於明知已屬明顯弱勢族群投資人,包
括年齡為六十五歲以上、教育程度為國中畢業以下或有全民健康保險重大
傷病證明等,不主動介紹屬高風險之基金產品,留存之基本資料應包括客
戶之身分、財務背景、所得與資金來源、風險偏好、過往投資經驗及投資
目的與需求等,並綜合考量下列事項,區分客戶之風險承受等級:
一、客戶資金操作狀況及專業能力。
二、客戶之投資屬性、對風險之瞭解及風險承受度。
三、客戶服務之合適性,合適之投資建議範圍。
證券商並應檢視客戶填寫內容之完整性,及評估結果與客戶填寫內容是否
有矛盾情形,該資料之內容及分析結果,應經客戶以簽名、蓋用原留印鑑
或其他雙方同意之方式確認;修正時,亦同。
第六條(適合度)
證券商應依據所訂之客戶風險承受等級分類與基金風險等級分類,訂定客
戶風險承受等級與基金風險等級之適配方式,於銷售時進行適合度之適配
評估,確認客戶足以承擔所投資基金之風險,並留存紀錄,保存五年。
證券商辦理前項基金風險等級分類並應準用「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
問商業同業公會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事業辦理客戶基金適合度評估準則」
第五條之規定辦理。
證券商應建立監控機制,如辦理評估客戶風險承受等級之人員與對客戶從
事推介之人員不得為同一人等。
本條及第四條所稱客戶,適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四條規定。
第八條(人員薪酬考核)
證券商基金銷售業務人員之薪酬及考核應依下列原則辦理:
一、依公司長期整體獲利及股東利益訂定薪酬及考核。
二、不得僅以銷售金額之多寡為考量。
三、應綜合考量人員之專業能力、服務品質及有無違反相關規範等訂定評
    量指標。
四、薪酬應依公司獎勵政策規定辦理,不得於銷售當月發放。
五、應注意基金銷售業務人員是否依本自律規範規定及證券商向高齡客戶
    提供金融服務自律規範規定,落實辦理充分瞭解客戶( KYC)及基金
    風險等級分類,並符合適配原則。
六、應注意基金銷售業務人員是否有引導或暗示客戶填列不實 KYC,致客
    戶申購與本身風險承受度不匹配之基金,並建立業務人員不當銷售之
    懲處機制。
七、應將基金銷售業務人員辦理客戶適合度評估之妥適性及不當銷售行為
    等納入薪酬與考核項目,且不以構成投資糾紛為要件。